孙逸,男,2000年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洋港口学院学生。现任20药品生物技术班学习委员、学院学工助理、院学生会文体部部长、校青年学习社负责人,兼任连云港市阳光爱心公益服务中心副秘书长。
2018年至2020年服役于武警北京总队,服役期间获嘉奖一次,获“优秀义务兵”荣誉称号。退役复学后,退伍不褪色,成为班级“领头羊”,主持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130余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200小时,服务人次超4000余人次,带动周围300多人投身公益服务。在校期间获得国家级、省市级、校级奖项30余项。
从军报国 戎耀青春——在军营里争第一
当一名退伍军人开始资助孙逸的初、高中求学生涯时,他的心中就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成为一名军人,报效祖国!考入大学后,他如愿成为了一名政治条件兵,满怀着一腔热血,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军营的生活艰苦又单调,于他而言,却是梦想照进现实。他刻苦训练,百炼成钢,成为了第一批单独执勤哨兵、第一个使馆正门哨兵、第一个网络查勤员。在训练执勤之余,他还自学PS技能,主动参与宣传海报、视频制作。他的优异表现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与肯定,荣获“优秀哨兵”、“训练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服役期间,他圆满完成2019年全国两会、2019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2020年全国两会、2020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现场警戒等多项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处理使馆区异常状况30余起,为祖国第二国境线的安稳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初心永葆 砥砺奋进——在大学里做表率
退役复学后,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孙逸连续多次获得奖学金。他积极参与科创实践,主持关于苏北地区香樟树防冻现状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作为“绿盾科技”项目主持人带领团队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他担任校青年学习社社团负责人,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30余次、开展10余场二十大原文诵读,校青年学习社被评为市“示范型”青年学习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扬声器和播种机。生活中他继续保持部队作风,方方正正的被子块成为他的标识,在他的带动下,全宿舍同学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宿舍被评为校“十佳宿舍”,整个学院掀起了“向207宿舍”学习的热浪。作为学工助理,他任劳任怨,认真细致,老师们赞不绝口;作为学生干部,他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同学们有目共赏;作为学生党员,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师生交口称誉。获评校“大学生年度人物”、“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服务之星”等称号,2021年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其优秀事迹被学习强国报道。
知恩于心 感恩于行——在回馈中显赤诚
孙逸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参加志愿服务活动130余项,志愿服务时长达1200小时。他倾心陪伴、守护困境儿童,每周参与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街道社工站“青新课堂”周末儿童公益活动,主动承担海州区板浦镇城北村儿童关爱之家的活动任务。他致力环境保护,带领志愿者走上街头,为创建文明城市添砖加瓦,定期开展“环保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将环保理念送到居民身边。他投身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宣传,担任校2021年宣传团副团长,送资助政策进社区、进学校、进村户、进部队,个人讲解国家资助政策500余人次,走访40余户,帮助高校新生完成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劝说辍学学生返校,获评“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其个人事迹获评“优秀资助育人好故事”。2022年暑假,作为第十届东台市“爱心圆梦”大型公益助学义卖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积极与爱心单位沟通,筹集爱心善款2万余元用于资助寒门学子,优异的表现得到省市县的表彰。
临难不惧 勇担使命——在疫情前展担当
身为退伍大学生士兵,脱下的是军装,不改的是军魂。“若有战,召必回”这是孙逸退伍时对着军旗许下的庄严承诺。疫情防控攻坚时期,孙逸同学冲锋在前,轻伤不下火线,表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勇毅担当。2021年暑期江苏省疫情反复,他主动领命,两天内向全村900多户人家挨家挨户科普防控措施,提醒做好居家防护。宣传工作结束后,他又立即前往村口防疫值勤卡点,为行人测温,对车辆逐一询问登记。连续23天顶着烈日高温、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即便中暑晕倒在工作现场,他也从未退缩,一直坚守岗位。2022年3月连云港市突发新冠疫情,他再次主动请命,负责学校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工作,他认真工作的态度和高质量的工作成果得到了淮安援连医疗队的点赞。哪里有需要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多次被省市级组织评为“优秀志愿者”。
“有理想,有担当,青春才会闪着光”,孙逸同学以“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的决心,用担当彰显“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之音,用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以奋斗姿态挺膺担当,书写激扬无悔之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