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育并举重内涵 强师育人显特色

发稿时间:2020-05-22 作者:宣传部  浏览次数:2647

学校党委坚持以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为指导,锚定创建师范本科院校目标,围绕打造“活力师专、实力师专、魅力师专”主线,着眼引进紧缺人才、培育高端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探索符合学习发展需要的人才引培机制。

一、活用人才政策,建设“活力人才队伍”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狠抓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创新,完善制度保障,着力构建人才引进、发展、激励、管理的全方位政策体系。校党委将立足学校实际,科学制定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引才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优先次序,根据学院与专业、数量与质量等不同需求,排定年度人才计划,逐级逐层分解到各学院、各专业,充分提升人才工作的动态性和灵活性,为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注入活力。 

二、提升人才质量,构建“实力人才队伍”

一是拓展引进渠道,提高引进层次。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实行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紧跟学校专业建设需要、以创建师范类本科院校为导向,继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强化博士培养政策引导力度,2020年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20人左右,培养5名以上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培养质量。学校现有博士14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占专任教师的73.4%,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70.8%;有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百余人入选省市高级人才工程及获省市荣誉称号。注重高层次人才内培工作,建立教师到相关行业和领域学习交流、接受培训、参与研发的长效机制。以我校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荐高层次人才申报各级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建成市521人才项目申报团队和省333工程申报团队,2020年计划新增各级各类人才工程培养对象5名以上。三是搭建梯队建设,关注青年人才。推进“选苗育青”工程,重视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青年人才中选拔、组建、培育各类后备力量团队,加强人才队伍源头储备和梯队建设。建立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度,通过教授指导、项目牵引和校院帮扶等方式,为青年人才拓宽视野、提升能力提供良好的发展阶梯和平台。

三、重视服务管理,打造“魅力人才队伍”

坚持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加大人才工作的经费投入,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开辟人才来校工作的绿色通道,针对特殊人才一事一议、特事特办,落实人才实验办公场所、实验设备资源统筹、科研经费启动。积极推进将人才政策与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等制度统筹规划,实现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对接,以精确的量化指标推进人才服务有的放矢、有量把控、有序提升。注重发挥人才引领作用,设立科研岗,依托重点工作、关键岗位考验、锻炼、培养人才,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提升学校整体魅力,切实为全市决战决胜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关闭